节能减排,一场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较量

能源,备受争议,备受关注,饱经战争的资源,在所有能源领域,石油资源更显得万分珍贵;石油,不仅仅主导世界经济的命脉,还可以促动世界格局的变化,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战争。

转到全世界范围内的行业支柱产业——汽车制造业;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,发展节能汽车是推动节能减排的有效举措。目前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,社会舆论压力空前,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,同时也是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。

那么中国为什么要发展抄底能耗汽车——新能源汽车;从中国汽车研究院的数据分析,我们国家的汽车保有量和现在石油消耗量,以及石油消耗量当中有多少是中国自产的,有多少是进口的。现在我们国家整个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1.8亿辆,仅次于美国,石油消耗量5.8亿吨,自产石油达到2亿吨,进口达到3.8亿吨。日本和德国比,他们进口石油基本是零,我们还有很大差距,完全依赖于海上供给线,确保国家的安全能够得到保障。现在世界原油产量,从2010年到2016年整个世界石油产量和世界贸易量的一个比较,从2010年到2016年,基本上没什么变化。是世界石油产量的50%左右,2016年21亿吨,但是如果看我们中国汽车的保有量的预测,从2010年列的数据一直到2025年的预测,2016年1.8亿辆,如果按照这个增长速度,按照我们人口和汽车保有量的计算,大概在2020年有2.8亿辆汽车保有量,接近于美国的水平。到那时候需要9亿吨的原油,如果我们国家没有发现新的油田,每年产量还是2亿吨的话,差不多需要进口7亿吨,整个进口的石油依赖度占78%,约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35%。进口石油依赖度达到83%,整个进口石油量占全世界石油贸易量的50%,这个很难做得到。

目前国家出台了政策,包括降低排放和油耗标准双管齐下,一个抓油耗的降低,一个抓排放控制,确保包括国6和百公里油耗双管齐下。在2025年的目标值要达到百公里4.0升,百公里4.0升是什么意思呢?现在传统汽车是做不到的,肯定要跟电结合。目前基本上像日本丰田的车混合动力车已经可以做到百公里4.0升, 汽车的纯电动化将是最佳选择之一,如果初步计算的话,基本上如果纯电动化,有400%的提高,如果电动化能全部普及,石油安全是可以得到保证的。

依次算来,新能源汽车必然会成为2025年之前的猛增势头,随之产生的附加产业也会与日俱增,真正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优化提升,进一步缓解燃油车的能源紧张态势。

日前,小米造车公布了核心的17名人员名单,意味着小米也同样和恒大,蔚来,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一同为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做出努力;

如果某个汽车细分市场,将在15年内,从年销60多万辆快速扩增至年销超过千万辆,对于所有汽车品牌无疑都是巨大的机会。2020年,国内油电混动车型总共销售667,826辆,占全年汽车销量的比重仅为3.37%。而按照国家规划,到2035年所有的传统能源新车将实现全面混动化,占所有新车销量的比重约为50%也就是说,哪怕以相对保守的年销3,000万辆新车计算,中国混动汽车市场体量也会在未来15年增长22.5倍,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3%。所以,能在混动系统领域夺得话语权,不仅就有了庞大的销量基础,更将在全球汽车低碳化的大趋势下获得战略级的优势。

但是,这不仅意味着汽车品牌对全球化竞争格局有着深刻理解,更需要强大的财力与雄厚的技术储备。长期以来,丰田和本田凭借在混动领域的先发优势,构筑技术壁垒、形成市场垄断,2020年霸占了国内混动车市场超过95%的份额。另一方面,众多欧美汽车品牌已经决定全面转向电动车,却无暇顾及混动车这一具备巨大潜力的市场。

此时,一个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站了出来,向曾经遥不可及的两田发起了强有力挑战,它就是搭载智能混动DHT技术的WEY玛奇朵。从技术的角度讲,丰田THS系统和本田i-MMD系统各有千秋。丰田用一套复杂的行星齿轮结构,以电机为辅助,实现二者动力的分配。本田则用电机与发动机并联的结构,以大功率电机减少发动机出现在非经济行驶工况。

但是,两者的技术原理决定了,它们的效能与性能最佳的工作区间都是在中低速段。如果到了高速工况下,丰田THS系统和本田i-MMD系统会有不同程度的再加速能力不足、油耗不低、噪音不小的问题。

而衡量一套成功的混合动力系统的核心标准,应当是在全场景、全速域下都能达到高效能与高性能。

汽车行业的百年中,谁掌握了动力系统的制高点,谁就能获得战略级优势,主导消费习惯与市场走向。而过去,动力系统的核心技术、供应链主导权一直掌握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手中,早期的中国品牌只能亦步亦趋。不过,随着搭载智能混动DHT的玛奇朵开始投放市场,中国品牌在动力系统领域,正在从跟随转向领跑。当欧美品牌多已停止在内燃机领域继续投资时,全球汽车动力系统研发的中心,也首次出现了向中国迁移的趋势。

无论是能源战略的布局,还是相关技术产业的升级,中国的汽车企业正在朝着新能源汽车转换的终极目标前行,努力提高汽车产业零部件质量,提升硬实力,渗透软实力。

新闻中心